工程造價工程師常用的工程造價算法是典型的工程造價定額制。一般來說,工程造價分攤制度是以量化為基礎的。具體來說,是根據國家規定,對特定建筑產品所消耗的人力、物力和財力進行量化。那么工程造價公司當中有著哪些常見的配額方式呢?接下來由小編來講解一下吧,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1、統一(yi)配額
必須由國家工程建設有關單位聯合實施,由各省、市監督、檢查和管理。配額應當根據全國工程建設的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情況編制,并在全國范圍內公布實施。建設工程基本定額統一,安裝工程國家預算定額統一。
2、行(xing)業配額
中央各部門根據工程專業技術的特點和各行業施工組織管理水平,組織公布項目。一般只在同一行業、同一專業性質的范圍內使用。水電定額、礦山工程定額、鐵路定額、公路定額等。企業定額是指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,參考國家、行業或地區的水平,自行編制的施工定額,用于企業內部的施工和生產管理以及對外的經營管理活動。如果建筑企業實行國家配額和地方配額統一,要么是配額項目供不應求,要么是部分項目的配額水平不能滿足企業的建設和生產需求。工程企業或總承包商參照國家和地方公布的價格標準、材料消耗等信息,建立企業定額。
3、企業配額(e)
僅限內部使用,主要應根據公司自身情況、特點和質量進行編輯。它是企業在完成一件合格產品的過程中所必須消耗的人工、材料和工程機械的數量的衡量,反映了企業的技術和控制水平。為了滿足生產技術發展、企業管理和市場競爭的需要,企業配置水平通常需要高于目前國內的配置水平。
4、當(dang)地(di)配額
地方配額主要是根據地區特點和當地情況制定的,或者是對國家統一配額中缺失項目的補充。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氣候、經濟技術條件、物質資源條件、交通條件等,影響區域配置的配置項目、內容和層次是區域配置存在的客觀依據。在收集地方配額時,應連同有關資料和記錄說明報送主管部門和建設部、勞動部,供統一編制國內配額時參考。
5、補(bu)充配額
是指隨著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發展,現有的配額已不能滿足需求,為填補缺失項目而準備的配額。補充配額只能在規定的限額內使用,并可作為后續配額修改的基礎。
以上五點是有關工程造價公司當中常見的五種配額方式的全部內容,如果您還有疑問,可在我們的網站上進行咨詢,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!